价格战“反噬”日产
五大日系车企中,日产汽车竟然率先跌入低谷。
作为全球汽车销量前十常客的跨国车企,日产汽车2024财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令人震惊:净利润竟然由盈转亏。
为力挽狂澜,日产不得不自救:全球范围内削减20%产能,裁员9000余人,公司高层更是集体降薪。这一系列动作无不透露出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
回望今年伊始,包括日产在内的日系车企还沉浸在去年业绩向好的喜悦中,在日本本土和美国工会的双重压力下,纷纷宣布涨薪。然而世事难料,短短数月之间,日产便从巅峰跌落谷底。
经营陷入危机
近日,日产汽车公布的2024财年第二季度财报不容乐观:
净营收较去年同期下滑5%,仅为2.99万亿日元;更令人担忧的是,营业利润同比暴跌85%,从去年同期的2081亿日元骤降至319亿日元,远低于市场预期的650亿日元。与此同时,营业利润率更是下滑5.5个百分点至1.1%。这导致公司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93亿日元,同比暴跌95%。
全球销量持续下滑是一大原因。日产汽车第二财季销量为81万辆,较去年同期下滑达6%,相比第一财季的-0.5%降幅明显扩大。这使得上半财年销量仅达160万辆,同比下滑近4%。受此影响,日产已被中国车企比亚迪超越,跌至世界第八大汽车制造商的位置。
由于销量降幅扩大,日产汽车2024上半财年颓势越发严重。报告期内,净营收同比降低1.3%至5.98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0.2%至329亿日元,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93.5%至192.2亿日元。
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日产调低2024财年的业绩预期。
其中,净营收预期下调1.3万亿日元至12.7万亿日元,与上一财年基本持平;净营业利润目标更是腰斩至1500亿日元,下调幅度高达3500亿日元。同时,全年销量目标也下调5万辆至365万辆。然而,从上半财年仅完成四成销量的进度来看,实现难度依然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丰田汽车、本田汽车两大日系车企同期全球销量也有所下滑,但盈利能力却相对稳定。
对此,麦格理证券韩国公司分析师认为,这与各家企业的新能源战略选择密切相关。日产专注于电动化转型,而非混动路线,这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或许并非最优选择。事实上,消费者对混动车型的需求正处于旺盛期,这正是丰田和本田得以维持强劲盈利的关键所在。
以丰田为例,其今年1-9月油电混动车型累计销量达到296.81万辆,同比大涨19.8%,占总销量的四成。
与之相对的是,日产汽车现阶段提高销量的途径就是降价。该分析师建议,日产汽车需要重新审视其电动汽车战略。因为当一家跨国车企需要依赖降价争抢市场份额之时,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没有其他突围良策。
危机早有迹象
一个商业帝国的倾覆往往始于细微处,日产汽车如今的利润崩盘实则早有预兆。回望其新能源转型之路,充满了战略选择的遗憾。
其实早在2010年,日产汽车就推出了纯电动车型LEAF,上市后连续9年蝉联全球纯电动车销冠,到2019年累计销量达到40万辆。
然而,这份荣光并未持续太久。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指出,日产在纯电动领域的投入缺乏连贯性和持续性。而在混动技术赛道上,日产又落后于丰田、本田及现代等日韩车企,尤其是针对美国市场的混动产品线配置,要弱于其他主流日韩车企。
不仅如此,日产电动化战略存在摇摆不定的问题。比如,在中国市场,日产的纯电动汽车姗姗来迟,昔日的先发技术优势荡然无存,沦为追随者。
在美国市场,日产搭载e-power动力的混动车型要到2026年才将上市。这一延迟源于日产此前对美国市场的误判,认为美国消费者更偏好混动皮卡,而非定位混动乘用车的e-power产品。这让日产错失进入最重要两大市场的新兴市场最佳时机。
反观竞争对手,美国调查公司Cox Automotive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丰田与本田占据了美国混动汽车市场70%的份额。这是两大日企虽然销量和业绩也都下滑,但盈利依旧较为稳定的主要原因。而在中国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50%,比亚迪、特斯拉是最大受益者。
为了守住中美两大主要市场的份额,日产不得不打响价格战。据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日产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终端优惠已突破数万元。日产在美国市场的表现更是令人担忧,其曾坦言,“美国市场是导致利润下滑的最大因素”。
具体数据显示,2024财年第一财季日产在美国市场的营业亏损高达209亿日元,较去年同期的1320亿日元暴跌超1.2倍。其中,高利润车型SUV和皮卡的销量大幅下滑是在美利润恶化的主要推手。
再看中国市场,数据显示,日产在华合资品牌东风日产2018年至今销量呈连续下滑态势,从128.8万辆跌至去年的72.3万辆,降幅达43%。今年来,东风日产前10月累计销量为51.8万辆,同比进一步下滑10.9%。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指出了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致命弱点:产品结构过度单一,轩逸一款车型就占据了整体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在白热化的价格战中,轩逸的均价已跌至7万元左右,大幅蚕食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这种对单一产品的过度依赖,也让日产难以遏制整体销量的持续下滑。
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反映在东风日产的盈利能力上。2018年-2023年,东风有限盈利呈逐年下滑态势,由最初的172亿元暴跌至去年的39.4亿元,降幅超77%。
张翔进一步分析指出,在全球主流国家加速新能源转型、油耗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的大环境下,传统燃油车制造成本逐年攀升。当全球油车市场份额不断萎缩之际,日产电动汽车又占比过低,挤压了其生存空间。
对日产汽车而言,美国和中国这两大市场贡献了其全球约50%的份额。而如今,这两大战略市场的持续疲软,让其陷入困境。
绝境如何求生?
面对财务状况的急剧恶化,日产汽车迅速启动了一项名为quot;健康增长quot;的自救计划。这份计划的核心是大刀阔斧的成本削减——减少3000亿日元的固定成本和1000亿日元的可变成本,以确保企业现金流的健康运转。
为实现这一目标,日产汽车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削减20%产能,同时裁员9000人。纵观日产汽车的全球产能变迁,从2020年的700万辆已收缩至500万辆,若此次再度削减20%,产能将进一步降至400万辆。这一决策有望将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0%左右,实现更高效的运营。
事实上,日产在该计划发布前就已在两大主要市场展开产能调整。
在中国,公司已关闭了东风日产常州工厂,使中国市场产能降至140万辆左右;在美国市场,据《日经新闻》报道,日产计划将其核心车型产量大幅削减30%,其中包括RogueSUV和Frontier皮卡(占10%)的产量。
日产高管也以身作则,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内田诚自愿降薪50%,其他执行委员会成员也自愿减薪。日产汽车还表示,“公司正在实施各种措施以降低销售和行政管理费用、减少销售成本以及优化资产组合,并优先考虑资本支出以及研发投资。”
此外,为加速资金回笼,日产汽车宣布减持三菱汽车部分股份,将出售至多1.49亿股三菱汽车股份。
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止血”策略短时间内可缓解日产的盈利危机。长远来看,有效的战略规划、能打的产品组合才是制胜之本。特别是针对中国和美国这两大核心市场,差异化的战略布局显得极为重要。
在中国市场,日产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新能源产品线薄弱。张翔指出,日产目前在华销售的新能源车型存在技术水平偏低、价格偏高的双重困境。
为扭转这一局面,日产在第七届进博会上发布了计划:承诺到2026财年在中国市场推出8款新能源车型,其中5款将冠以日产品牌。与此同时,公司近期还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将搭载鸿蒙座舱系统,试图在智能化领域实现突破。
在美国市场,日产汽车亟需解决电动汽车上市缓慢,新电动汽车生产计划停滞不前等问题。有业内人士建议,日产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混动车型投放比重,提升在该市场的竞争力。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指出,日产还需加快产品迭代速度,以跟上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其实今年3月时,日产发布了为期四年的“The Arc日产电弧计划”,这是一份着眼于电气化转型、旨在增强全球竞争力的战略蓝图。如今的关键在于,当现金流逐步恢复健康后,日产能否坚定地推进这一计划,为中长期发展持续投入。
也就是践行内田诚承诺的,“这些扭亏为盈的措施并不意味着该公司在缩减规模。日产汽车将重组业务,使业务更加精简以及更具韧性,同时重组公司管理层,以快速灵活地应对商业环境的变化。”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 Waymo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在洛杉矶全面开放...
- 福特烈马·克蒂怪兽SV7,2024广州车展燃爆预警!...
- 江苏农行:施金融“底肥”绘就乡村好“丰”景...
- 正式官宣,极氪控股领克...
- 因融资谈判陷入困境,Northvolt召开股东大会...
- 宾利汽车携全系车型亮相广州国际车展三款新版车型巅峰之作在华同台首秀...
- dss+全球首席执行官戴维德: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给企业提供了巨大的业务...
- 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破千万辆背后:各品牌市占率“江湖格局”如何?...
- 212越野车首次登陆广州国际车展旗下T01长风售价18.88万元...
- 33.48万元-41.48万元!腾势Z9广州车展上市,腾势全明星阵容大...
- 又一方盒子爆款出街!捷途自由者广州车展开启小订...
- 阿维塔与蔚来能源达成充电服务合作...